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學院生活 > 學生風采 > 卓越·人物 >正文

197F95

身為清華首批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學生,馬呈翔說:“響應國家号召,我志願加入國家卓越工程師的隊伍,為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

馬呈翔(右一)2018年入學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電子工程系

馬呈翔向往成為一名工程師的“萌芽”始于對國家需求的深刻感知。近幾年,以集成電路領域為主戰場的逆全球化科技戰役打響。剛高考結束的馬呈翔,憑着對于微電子學的熱愛和對半導體産業重要性的認識,他非常堅定地選擇報考清華電子系,希望未來能夠為中國集成電路産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2019年,中,馬呈翔在專業分流中選擇進入當時的微納電子系,也就是現在的集成電路學院。而在本科高年級,電子系的諸多“與”字課,如《電子電路與系統基礎》《通信與網絡》《量子與統計》要求同學們在一門課裡學習到其他學校兩門甚至數門專業課的知識内容,學習這些課程的過程充分鍛煉了馬呈翔的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

2022年研究生入學之時,馬呈翔收到學校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二次招生的通知,出于對校企導師、工學交替培養模式的認同,以及緻力投身解決國家“卡脖子”問題領域的決心,他毫不猶豫選擇了中芯國際作為聯培單位,希望通過專項培養來提高自己的一線工程實踐能力,為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力量。

工學結合,芯系落地

3FC97

馬呈翔參加2023年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程博士論壇

過去一年,得益于專項的聯合培養模式,馬呈翔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中堅定了将學術研究轉化為工程實踐的決心,進一步明确将集成電路制造環節中阻變存儲器器件的工藝開發和優化作為研究方向。在完成博士生課程學習要求之外,馬呈翔在一年級經曆了許多“第一次”:第一次進入工藝間動手做工藝實驗、第一次參與芯片流片、第一次使用芯片測試機台測試芯片等,這些工程實踐的體驗讓他飛速成長。

通過與企業的日常交流,馬呈翔深刻認識到高校教育與實際生産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例如在高校科研中可能更多側重集成芯片技術的理論創新,而企業則要進一步考慮良品率、成本、量産化等實際工業生産問題,而校企聯合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馬呈翔現在所主持的高速嵌入式RRAM Macro IP應用研究項目正是清華和中芯國際聯合開展的課題。在進行工藝實驗時,由于 RRAM 器件操作時會産生較大的浪湧電流在短周期的 RRAM 器件測試時會導緻半導體測試儀器的測量單元在 RRAM 器件操作成功瞬間限流失敗進而導緻器件被擊穿無法進行後續測試。馬呈翔提出了一套制備片上線阻對 RRAM 器件進行輔助限流的工藝方案。該方法能以較低的成本解決測試儀器提供的片外限流電阻由于寄生電容導緻無法及時在RRAM 操作時起到限流保護的問題。

“事實證明,加入卓越工程師專項,我的選擇是正确的。”馬呈翔堅信通過将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結合,既可以提升集成芯片産品質量,也能推動集成芯片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讓集成芯片研究更多更廣地落地。

又紅又專,全面發展

2B782

馬呈翔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活動

在學習實踐之外,服務他人的同時馬呈翔也在不斷提升自我。在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氛圍感召下,馬呈翔積極參與集體建設,他擔任集成電路學院博22黨支部支書,本研期間多次參與校級志願活動,“志願北京”累計志願時長達143.5小時,曾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先進個人等榮譽,處處發揮着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體育運動方面,馬呈翔是校健美隊隊員,同時他在“為祖國至少健康工作50年”口号的号召下,加入了校男排二隊,随隊取得北京市排球比賽冠軍。

人物寄語:

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國家、學校、企業對我們專項同學給予了厚望,希望大家能主動完成身份轉變,明确自身定位,找準發力方向,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實現我國卡脖子領域0到1的突破,希望我們都能夠茁壯成長,早日成為國家需要的卓越工程人才!


“卓越·人物”專欄旨在講述工程師學院學生在課題研究、工程新技術研發、實踐調研以及社會工作等方面的成長經曆,展現工程師學院同學風采,發揮優秀同學榜樣作用,促進朋輩交流。


文字:黃寬、王馨醉

圖片:馬呈翔

審核:錢婷、安雲龍

上一篇:卓越·人物 | 江之行:志之所趨,腳踏實地

下一篇:沒有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