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22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面向2024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開展《工程領域前沿講座》通識課程。本期工程師學院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工程專家蘇義腦,中國工程院院士、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講席教授、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正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胡事民四位院士為2024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聯合講授“開學第一課”,2024級14個課組共440餘名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參加學習交流。
一、蘇義腦院士——《石油與鑽井工程》
9月21日上午,蘇義腦院士在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明理樓為2024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開展題為《石油工程與鑽井工程》的工程領域前沿講座,中國工程院院士、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呂俊複主持。蘇院士結合自身學術生涯,回顧了自己開創的“井下控制工程學”及技術突破的深度思考和研究曆程。
蘇義腦以解釋與石油有關若幹問題開場,深入淺出回答了石油屬性、消費、生産等基礎知識,系統分析了世界和我國的當前石油形勢,從宏大的視角,高屋建瓴地闡釋了雙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條件下的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方向,開拓了不同類别領域同學的視野,啟發了大家對“科學-工程-技術”的更加深入的理解。
緊接着圍繞油氣鑽井工程領域,蘇義腦以創立“井下控制工程學”為主線,系統講解了曆經30餘年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成果,回顧了他将錢學森先生的控制工程理論和方法引入鑽井及井下作業領域的思考過程,使同學更為深入地切實體會到學科交叉的創新方法,并大受啟發和鼓舞。
講座尾聲,蘇義腦以自主研發CGDS近鑽頭地質導向鑽井系統為案例,從獨立自主研發、打破國外壟斷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激勵廣大師生通過創新研發,突破卡脖子技術,為國家效力。
蘇義腦院士已年過七旬,整個講座持續3個多小時,蘇院士全程傾情投入、神采飛揚,通過妙趣橫生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引發了在場師生對于跨領域交叉融合創新的深入思考。
二、董家鴻院士——《精準外科工程化技術體系的建構》
9月21日上午,董家鴻院士在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建築館報告廳為 200餘名 2024 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開展工程領域前沿講座。作為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和肝髒移植專家,董家鴻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精準外科”新理念,創立了精準肝膽外科範式,促進了當代外科理念和範式的革新;此外,作為一位科研工作者,他所提倡的臨床驅動型-多學科融通式研究範式,指引着醫工結合研究發展的方向。本次講座,他以《精準外科工程化技術體系的建構》為題,與大家分享了其在外科工程化方向的探索與實踐。
董家鴻以外科學的曆史演進為線索,圍繞“科學化醫療、系統化幹預、确定性實踐、三要素平衡、多目标優化”五個方面,闡釋了精準外科在理念轉變與技術革新方面對現代外科發展的引領作用,并從“預見性、确定性、可控性”三個方面诠釋了精準外科理念的優越性。董家鴻提出,在精準外科時代,通過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決策和智能操作,醫生能夠超越人類體能和智能的限制,實現更精準的疾病診斷和治療。董家鴻還分享了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精準醫學研究院在精準外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應用案例,展示了精準外科技術在疾病治療中的顯著優勢。
最後,董家鴻特别提出了一些暢想:精準外科的工程化将引入現代工程設計理念和方法,實現外科手術的科學化決策、系統化規劃、規範化流程、個體化設計、機械化作業、精控化操作、全程化風控和精益化管理,達到精準、高效和安全的多目标優化。
董家鴻院士以深刻的見解、精彩的語言和豐富的事例,引發了在場同學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此次講座高屋建瓴、深入淺出,不僅拓展了視野,也為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增強解決複雜工程技術問題能力、提高工程技術創新水平開闊了思路。
三、劉正東院士——《電站動力工程用關鍵材料前沿及其演進》
9月22日上午,劉正東院士在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第六教學樓為2024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開展題為《電站動力工程用關鍵材料前言及其演變》的講座,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核研院副院長董玉傑教授主持講座。
劉正東從家國情懷談起,以“向核海軍和核電站之父緻敬”和中國的核動力事業起源為引言,強調個人成長應融入國家社會的發展,激起在場師生的深度共鳴。他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需要能源工業支撐”、“超超臨界火電”和“百萬千瓦核電”是當前最先進的能源工程技術,而發展這些技術的“卡脖子”關鍵問題是原材料。
劉正東就電站動力材料的極端重要意義、國外關鍵工程驅動、我國600℃-630℃超超臨界電站工程、“Eddystone Dream”-650℃-700℃超超臨界夢想等材料研制專題進行了專業的講解與剖析。整個授課過程中,劉正東多次提到團隊合作、技術成熟度、國家發展的階段和政策等都是影響工程的重要因素。他本人非常重視團隊合作,近20年已帶領能源用鋼全行業團隊穩定攻關先進耐熱鋼及合金,使我國電站動力工程用關鍵材料技術躍居國際先進水平。
在講座互動環節,劉正東院士認真聆聽每一位同學的實踐問題,深入細緻地提出指導意見。講座的尾聲,劉正東分享了對于“科學、技術、工程、産業”的理解,其“做實事、說實話”的行事準則以言傳身教的方式為在場的師生賦予了強烈的使命感。他強調“行勝于言”,個人成長應融入國家社會的發展,勉勵着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四、胡事民院士——《計圖深度學習框架與自主人工智能生态》
9月22日上午,胡事民院士在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建築系報告廳以《計圖深度學習框架與自主人工智能生态》為題,為2024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新生開展工程領域前沿講座,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教學委員會副主席、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楊福源主持講座。
胡事民從數據、框架、算法和算力四個方面對我國AI生态發展現狀與挑戰進行深刻剖析,通過分析深度學習框架的十年演進曆程,對我國在自主研發深度學習框架方面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明确了我國AI 發展面臨的生态屏障,為我國AI在工程應用場景和基礎研究指明了發展方向。胡事民以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效深度學習框架--計圖為例進一步展示了我國在自主人工智能生态建設方面領先的創新實踐,激勵工程博士生要更專注于實現重大科技突破和原始創新。
胡事民指出,要構建開放共赢的人工智能生态鍊,必須要基于國産硬件開展AI教學、持續發展AI算法大賽,不斷推動開源開放,促進人工智能算法應用創新。整個授課過程,胡事民院士旁征博引,用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語言揭示了以深度學習框架為牽引促進自主人工智能生态發展的深刻内涵,令在場的師生如沐春風,收獲頗豐。
四位院士以高屋建瓴的視野、紮實寬廣的功底、深入淺出的講解,指導來自不同類别專業的工程博士深入思考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前沿技術的内涵及其變革,勉勵在場師生提升創新意識,引領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為提升我國前沿技術的國際競争力貢獻清華的力量。
文字:王豔紅、歐陽紫秋、許士錦、貢曉旭、張旭、餘升、張超
圖片:創新領軍工程博士中心
編輯:楊爍琳
審核:李鵬輝、王瓊